2022
七月

11

1033

【听教宗讲道】|努力成为“道路的门徒”

1231231

7月10日,常年期第十五主日,教宗方济各在带领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诵念《三钟经》之前,以当天弥撒礼仪的福音内容为主题,分享说:

今天礼仪中福音讲述的是我们所熟知的“慈善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路10:25-37)。故事的背景是,在从耶路撒冷到耶里哥的路上,躺着一个被强盗殴打、抢劫的人。一位路过的司祭看见了却没有停下来,只是继续前行。一位在圣殿里服务的肋未人也同样没有停下来。福音中记载,“但有一个撒玛黎雅人”, “当他行路的时候,路过他那里,一看见就动了怜悯的心”(33节)。让我们不要忘记这句话——“他怜悯了他”。这就是每一次天主看到我们有问题,当我们犯罪经历苦难时的感受。“他怜悯了他”。圣史特别指出这个撒玛黎雅人正在旅途中。所以,尽管他有自己的计划,要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但撒玛黎雅人没有找借口,而是让自己参与其中,允许自己参与到沿途发生的事情中。让我们想一想: 这难道不就是主教导我们要做的吗? 不仅看向远方,看向我们的最终目的地,同时也密切注意此时此地为到达那里所采取的计划。   

值得留意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一批基督徒被称为“道路的门徒”(参阅宗9:2)。事实上,基督徒与撒玛黎雅人非常相似,基督徒也是在旅途中的旅行者。基督徒知道他们还没有“到达”目的地,但要跟随主耶稣每天学习。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我是道路”,门徒们跟随基督而前行,因此成为“道路的门徒”。他们走在主的后面,一直在路上。他们在路上会遇见他人,会治愈病人,会走访乡村和城市。这就是主所做的,祂一直在行动。 

因此,我们基督徒就是“道路的门徒”。我们借着观察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逐渐地变化并越来越相似老师的言行。借着跟随基督的脚步,门徒就变成了一个旅行者,就像撒玛黎雅人一样,学会了观察和怜悯。首先,他们的眼睛是对现实开放的,而不是以自我中心地封闭在自己思想的圈子里。当司祭和肋未人看见那不幸的人,却装作没有看见他,而是看向别处。福音引导我们每个人每天要克服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教条主义,正确地看到并理解事实。当下有如此多的信友躲在教条主义后面,以保护自己免受现实的影响。然后,福音教导我们要跟随耶稣,因为跟随耶稣就是要我们有怜悯之心,去了解他人,特别是那些受苦的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像撒玛黎雅人那样,不是视而不见,而是停下来去帮助。  

反思今天福音中的比喻,我们可能会责备别人或责备自己,指责别人,将他们比作司祭或肋未人,说“那个人,就是他,他走过去了,没有停下来”。或者,我们也会责备自己,责怪自己没有关注到邻居的需求。但我想建议你们做另一种练习,不是挑毛病。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有时会冷漠,并为自己辩护。但我们不要止步于此。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错误。让我们祈求主帮助克服自私的冷漠,使我们走上正道。让我们祈求祂使我们看到,并拥有怜悯的心,这是一种恩典。我们需要求主:“主啊,让我看见,让我有一颗怜悯的心,就像你看见我,怜恤我一样。” 这就是我今天向你们建议的祈祷。“主啊,使我看见并怜悯他人,正如你看见我,怜悯了我一样”——使我们能怜悯在路上遇见的人,尤其是那些受苦和有需要的人,走近他们,尽我们所能的帮助他们。很多时候,当我和一些基督徒谈论属神的事情时,我会问他们是否给予他人施舍。 “是的”,那个人对我说。 

“那么,告诉我,你会触摸对方的手吗?”

“不,不,我只是把钱扔给他。”  

“那你看那个人的眼睛吗?”

“不,我从来没过。”  

如果你施舍时没有触及现实,不注视需要帮助的人的眼睛,那些施舍还是你的,对方并没有收到。想想这个问题。即使是当我面对正在有苦难的人时,我触碰到苦难了吗? 我要注视那些我帮助过的受难者的眼睛吗? 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你——去看,去怜悯。  

愿圣母玛利亚陪伴我们踏上这成长的旅程。愿“为我们指明道路”的耶稣,帮助我们越来越成为“道路的门徒”。 

——文稿编辑于《梵蒂冈新闻网》、宗座新闻室网站

评论

请你先登录再进行评论。